两化融合贯标项目概述
一、两化融合的概念
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,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、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,走新型工业化道路;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,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。
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历史来看,工业化的发展进程需要经过机械化、电气化、自动化,然后再实现信息化。由于历史的原因,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在追赶发达国家中,目前总体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。另一方面,我国的信息化已经推行了多年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。因此,在这种情况下,中国希望抓住信息化这样一个有力的手段来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,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问题。因为面临发达国家正在实现信息化的新形势,如果我国继续学发达国家先实现工业化再实现信息化,并且要像发达国家那样经过全部的阶段才能完成工业化,我国将有可能永远也赶不上他们的发展进程。因此,中国需要一个加速的过程,要求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信息化,这是工业化的高级阶段,也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。
二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申请条件
1、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,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良好。
2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适用于所有企业,不分领域、不分行业、不分规模。
3、两化融合工作具备良好基础,企业数字化建设有一定基础,成效比较显著,管理规范,对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需求
4、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。
5、具有建立实施管理体系经验的企业,如质量、环境、能源、职业健康安全、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服务等,优先申报。
三、企业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目的
企业围绕数据、技术、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四要素,通过明确管理职责、夯实基础保障、规范实施过程、加强评测与改进来建立两化融合管理机制,实现两化融合的过程管理和全局优化,目的是使企业形成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,使企业获得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。
四、企业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好处:
1、成本效率:企业信息化之后人力等成本减少,生产及工作效率提高,生产及工作流程全程可视化,出现问题并可追溯到生产及工作过程的每一环节。
2、转型升级:传统企业在如今的市场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,进行两化融合是转型升级,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。
3、实力认证:企业两化贯标类似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贯标,既是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的直接体现,优势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项认证,对企业品牌影响力的传播极具价值。
4、竞争优势:以新型能力培育作为两化融合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,将技术进步、组织变革、流程优化以及数据分析利用等转化为企业的新型能力,提高竞争力。
5、规避风险:通过顶层设计,规避企业信息化建设常问题和风险,护航企业良性发展。
6、提升管理:通过咨询诊断及制度优化,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,以信息化工具规范企业发展。
7、申报项目:完成两化融合可以申报两化融合专项、互联网+等工信项目。
8、培养人才队伍:通过知识专利,培养企业两化融合管理的人才队伍。
五、两化融合贯标工作的流程
1、体系建立阶段:项目启动(标准宣贯/标准解读/贯标实施培训)、调研评估与诊断、分析与策划(文件编写培训)、文件编写与发布(文件使用培训)
2、体系实施阶段:体系试运行(内审员培训)、内部审核、内审问题整改、管理评审
3、 体系评定阶段:符合性审核及评定准备、评估审核及问题整改
4、体系保持和改进阶段:获证后的体系保持与持续改进
认证项目 工信部两化融合咨询辅导
认证周期 \
认证对象 工厂企业、政府机构、服务组织等
认证费用 详情请咨询:13162685667
申请材料 企业营业执照;认证申请书;组织架构图;供销记录;设备清单等